城墙 公元3世纪,位于左岸的罗马城镇遭到蛮族洗劫,以后就把大火烧黑的石料由塞纳河运到城岛,筑起一道防御城墙。这道城墙和平时期虽然弃置不用,但几个世纪以来,也经过几度重修。最早通往左岸的桥——小桥(后几经修缮)由设堡的大门(小城堡)守卫,通往右岸的转换桥,由兼作要塞,监狱,酷刑室,陈尸所的大城堡守卫,该城堡于1801年拆除。自1180至1225年,腓力二世又筑一新城墙,用来保卫塞纳河两岸的居民区。1367-1370年间,查理五世把右岸的围墙加大,东部各通路置于巴士底堡的守卫之下,西部则以罗浮堡为其屏障。1670年,路易十四把查理五世加大的部分改为两旁植树的林荫大道,并在圣但尼门和圣安托万门各建一座凯旋门作为装饰。凯旋门现仍矗立其地。一个世纪以后,一道新城墙筑起。新城墙建有57处供包税人对运进巴黎的商品征税的税卡。这些税卡小屋现在仍在当费尔-罗什罗广场。梯也尔为路易-菲力普建造的最后一道城墙,是一种真正的军事防御设施,周围筑有炮台。建成时,城墙把巴黎四周许多小村庄都包拢在内,其中有欧伊特,帕西,蒙马特尔,拉维莱特,贝尔维尔。大革命后的重建工作,后拿破仑时期的经济复兴,再加上产业革命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增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巴黎,而且,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交通日益方便,也促使更多的人来此。1852至1870年间,奥斯曼负责巴黎重建工作。把“包税人”税卡处的城墙拆除,并筑起几条外部林荫大道。1845年的城墙终于全部拆除,1925年,各条林荫大道均被延长。
圣路易岛 1627年,路易十三诏许把城岛后面的两处泥滩租给一个名叫马里耶的承包商和两个金融家,租期60年。马里耶的工程历时37年,才把几个小岛连在一起,周围筑起堤防,设计出一条中央大道和10条侧街,并把空地租给房主们。同年,即1664年,岛上圣路易教堂开工修建。但是,由勒沃设计的岛上最优雅的住宅之一却早在1640年就完工了。另一座洛曾大厦,完成于1657年,坐落在塞纳河上游的安茹滨河街,与上述住宅相距数码。河右岸的马里耶桥,原是承包合同所规定的项目,现已改造以适于现代交通。圣路易岛乃是熙攘城市中心的一个宁静地段。
巴士底 圣路易岛北端有道路通向右岸的巴士底广场。由塞纳河至广场,有一运河相通,名军火库河,原为供应巴士底堡护濠用水而开掘。河水在巴士底广场潜入地下,流约一英里之遥,再流出地表,汇成圣马丁河。河上多桥闸,许多游艇缓缓荡漾于城中心各街衢之间,成为巴黎风景如画但鲜为人知的景点之一。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攻打巴士底狱,是对1的一个象征性打击而不是一次解放1受害者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