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拉雪兹神父公墓是为了寻找巴黎公社社员墙,因为墓地太大找不着北,便向一位清洁工打听。遗憾的是清洁工从未听说过巴黎公社历史,他也很惊奇一个中国人为何千里迢迢来这儿找一堵墙,于是清洁工建议我去买张墓地名人地图,按图索骥,很容易寻觅到在此安息的名人墓。我在拉雪兹神父公墓为巴尔扎克墓前那本《人间喜剧》雕塑擦过灰尘,在莫里哀洁白的大理石墓前献上一枝红色康乃馨花,也曾见过来自世界各地的歌迷们静默于法兰西女歌唱家比阿芙墓前,像是依旧在聆听她的歌声。
巴黎塞纳河左岸很久以来就是有名的文人聚集区,那儿的蒙帕那斯公墓长眠着许多法国著名作家。有一回去蒙帕那斯公墓,一进门守墓人就主动迎上前来:“想问候萨特和波伏娃吗?请去右边第四棵大树下,若想看望玛格丽特·杜拉斯请往左拐,至于大文豪莫泊桑,那得劳您从另一墓区的门进去。”大概是来此地拜谒名人墓的游客太多,守墓人不得不练就如数家珍的本事。
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先贤祠(Le Penthéon)”,那里是法兰西历代民族精英最后的长眠之地。卢梭、伏尔泰、雨果、左拉、大仲马、圣埃克絮佩里、居里夫人等无数为法兰西作出过伟大贡献的历史名人,如今都相聚在“先贤祠”,真是去巴黎时不该错过的重要景点。我把游巴黎墓地称之为“读书”,在这里,你可以读到无数蕴藏在生命里的故事,那些由曾经存在过的生命组合起来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朱晓琳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