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再游蓬皮杜有新发现,一是馆内展览的女性艺术家作品明显上升,似乎是要突出女性在现代艺术史上的地位。一楼的大展览厅约有20多个别出心裁的专题馆,不少展馆有展示室与放映室两部分,静态又动态地展示艺术家的创作。撩开放映室的黑幕布,里面坐着黑压压的观者,许多人一定和我一样,坐进去多半只是为了歇歇脚,未必能看懂大屏幕上的这些另类的艺术录像。很多展览都热衷于展示女性的身体艺术,有出色的,也有平庸的。如有一个作品名为《带刺的呼啦圈》,置放在醒目的地方,造型是一个裸体女性身上套满呼啦圈,而呼啦圈是由带刺的铁圈制成的。在放映室的大幕上,我看到一个肥硕的女人在转动铁刺呼啦圈,身上还有累累的血迹,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这可能很深奥,蕴含着批判与反叛的思想,但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它只是一种恶玩。
第二个发现是体会到蓬皮杜的藏书量十分惊人,公共图书馆里收集的当代图书有30万册,期刊数千种。我在书架上看到了上百位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还找到许多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出版物。馆内全部图书都开架陈列,任读者挑选,外国人凭护照即可阅读。看累了,看饿了,可到旁边的休息室喝咖啡或选一些西点,放松片刻。
坐在暖气融融、宽敞明亮的阅览厅里,半天的时间像飞一样。街上华灯放亮时,走出展馆的我还有个约会,女儿上班就在数百米外犹太区的一家公司,蓬皮杜成了我们老地方碰头,然后一起回家的最佳之处。